都市的單車群眾運動

“每次看到成年人騎腳踏車, 我對人類未來的絕望感就一掃而空了.”
英國小說家威爾斯 (H.G.Wells) (出處)

經過百年的汽車文化,工業國的城市開始出現對這個文化的反思,過去五年的石油危機與經濟危機再度炒熱這個議題,對汽車文明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如果我們只是想從A點移動到B點,為何每次都得使用如此昂貴、高耗能且相對不環保的交通工具?這也是單車臨界量、單車裸騎與野貓單車賽等遊行或單車活動的直接或間接產生原因。這裡就挑出兩個最常見的「野貓賽」與「單車臨界量」來見樹又見林。

1. 單車次文化的形成

次文化(subculture)用來稱呼居主流價值觀之外的文化群體,講難聽一點就是「異端」。在一個台灣的都市裡,以單車通勤、並倡導單車友善的基礎建設,就可以歸類為一種次文化。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樣,從一群想法大致相同的人群裡面,總是可以找到幾個特別激進的,而這些人組織的想法或行動,就可能是更為激烈的反傳統文化(counter-culture)。

工業化之後的台灣,都市規劃基本上是以汽車為本位進行設計,當整個公共資源被汽車產業左右時,創造出一個代表中產的”有車階級”,舉凡道路寬度,紅燈的時間,速限,以及專屬的道路等,都是以這個階級為本位進行設計。隨著當代的節約思潮,加上空氣汙染與公共安全的討論,汽車似乎不該成為都市交通的主力,尤其大部分都市內的交通都是短距離的,何必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去配合汽車?


三種交通工具運送六十個人所需的道路空間 (出處)

汽車盛行百餘年來,路權的觀念 (right of way)進化為行人優先的準則,畢竟處於相對弱勢,而且大家都是行人。但是自行車的地位就尷尬了,定義上雖然是速人,但是又比較適合放在馬路上跑,因此即使是都市裡面很理想的交通工具,卻成為受限最多的弱勢中的弱勢。


單車 vs 計程車(出處)

社會學的「衝突理論」前提是每個社會的個體會努力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看來這相當適合拿來解釋都市交通的問題,以開車人的角度來說,抱怨塞車嚴重,紅燈太久,以及自行車亂騎在馬路上,其實概括而言,就是希望自己可以不受干擾地使用道路的資源。同樣的理論套用在都市單車騎士身上,衍生的則是為何馬路要以汽車為本位去設計?

歐洲許多現代都市的規劃已經落實了這個觀點,舉凡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大城,二十年來的公共建設已經往減少汽車量的方向邁進。反之美國在這方面相形落後,在這個次文化盛行的國家裡存在這種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以衝突理論來看,社會變遷甚至革命是在所難免。前面提到了次文化裡面存在著比較激進的人,而「單車臨界量」與「野貓賽」就是這個激進的產物。


在單車友善的都市,嬰兒都可以放心的用腳踏車溜出門 (出處)

2. 臨界量 – 衝撞型遊行兼單車嘉年華

單車臨界量之前有介紹過,這裡就不贅述. 雖然臨界量打著輕鬆隨性的招牌, 但這絕對是貨真價實的衝撞型的抗議, 它的對峙是赤裸裸地呈現,汽車與自行車用路人直接在路上叫囂甚至肢體衝撞. 例如巴西曾發生汽車駕駛直接衝撞隊伍:

來看看臨界量的發源地舊金山, 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五傍晚,上班族趕著回家迎接週末的交通巔峰時刻,上千自行車騎士竄上街頭阻斷交通。每到臨界量的這一天,舊金山警察局會出動大量的警察幫忙維護交通與秩序,天空通常盤旋兩三台直升機監看,確保汽車與單車用路人的衝突不至失控。即便如此,當晚舊金山交通總是在消防車、喇叭聲與叫囂聲中渡過。如果遇到的是10月底萬聖節的單車臨界量,遊行的氣氛更像一場嘉年華會,而且隊伍一定會走那條對單車最不友善的 Broadway st.隧道.

既然是極端,溫和派的單車通勤倡導者往往也不能苟同這種活動. 既然是要爭取路權, 為何是以影響其他用路人的方式去進行? 而且參與者裡面很多明明也是來玩的, 以遊行來說似乎名不正言不順. 話雖如此, 舊金山等大城仍然每個月跑一次臨界量, 而且這類大型的單車活動一方面參與者眾, 即使是以開派對的方式騎車上路, 也能體會自行車用路人的需求. 二方面能見度高, 汽車用路人會比較習慣在路上看到自行車騎士.


躬逢其盛… 2009 舊金山萬聖節單車臨界量

(題外話… 某次參加舊金山的單車臨界量時, 注意到被擋在路上的一台雙門賓士跑車, 開車的人看起來非常像Steve Jobs, 臉很臭. 因為沒有100%確認, 所以大家隨便聽聽就好…)

3. 野貓賽 – 衝撞本質的非主流運動

野貓賽很久以前有寫過, 這裡就不贅述. 如果要去解釋單車信差為什麼要玩這個比賽, 一方面是同儕間的競爭, 二方面是和摩托車與汽車的競爭. 狂衝的意義是要證明給車陣中的這些肥佬看是誰比較快. 了解了這個本質, 就不難解釋為何競賽要以這麼高風險的方式去進行, 因為活動骨子裡就帶著和臨界量一樣的衝撞精神.


紐約野貓賽 (出處)

當舊金山的 Mash 將單車信差與固定齒輪車轉變為流行元素後, 商業行為也接踵而至, 越來越多人騎上fixed gear 嚮往野貓賽這種不羈的騎法, 而商業訴求的野貓賽也慢慢將這種活動拱上檯面. 如果把這種存在衝撞價值的野貓賽和其他自行車賽事相提並論, 會發現其中存在著某種不協調感, 大概就像把抗議活動的砸雞蛋列為奧運項目一樣 (而且是砸觀眾). 從這個角度看, 就不難理解為何假日自行車手會覺得野貓賽不入流.

當然對於熱衷野貓賽的人來說, 他的本質和許多運動一樣, 講究的是體能, 反應, 與肢體的協調. 在社會運動本質極度稀釋並加上商業操作, 的確演變成非主流的運動. 另一個性質相似的非主流運動是下坡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納悶過市面上為何會有一組上千元的高亮度自行車燈, 就我所知, 許多玩下坡車與登山車的路線太知名, 會為了安全禁止騎車. 例如登山車的發源地 – 舊金山灣區的 Mt. Tam. 許多車友為了規避巡邏, 會準備這種高強度的車燈摸黑跑山路. 對於某些講求原汁原味的人而言, 這種未經環境控制的場域才是真正好玩的運動吧, 即便他無法像主流競賽一樣放上電視轉播.


出處

4. 自行車到底是行人還是汽車?

這裡換個主題類比一下… 跑步的世界裡有個” 捷兔 Hash“, 活動和野貓賽辦法一樣簡單明瞭 – 帶隊追上最前面的兔子, 活動地點可以在郊區、山區、百貨、市集等,翻牆或跳河等招式都不禁止, 活動本質除了好玩, 同時也帶點跳脫現有建設與社會框架的叛逆. 比較極端的跑友,的確也會用跑步取代交通工具通勤. 而捷兔的活動本質和野貓賽接近, 兩者放在交通框架裡, 差別就是行人與速人而已.

會舉捷兔這個例子, 是為了凸顯單車用路人遭受的歧視. 這幾天看到野貓賽受到鄉民的批評, 許多甚至口出惡言詛咒他人死亡或者慫恿其他人直接撞倒. 假設今天的活動是捷兔, 而且選定的路線碰巧是劣等的都會區, 一個跑在前面的兔子繞過停紅燈的汽車跑往馬路對面, 縱使他穿梭在過馬路的行人之間嚇著了路人, 而且的確影響到綠燈正準備通行的駕駛, 你會因為他跑步跑到路上來而期待一個”正義使者”出來把他撞死嗎? 這種程度的私刑不覺得太過野蠻了嗎?


酸民表示:把他撞死(出處)

當然這邊不是為行人和自行車闖紅燈的行為作辯護, 單純為了好玩去影響到別人的路權 – 尤其行人的, 的確是理虧. 不過自行車到底是行人還是汽車? 前面提了好幾次「速人」其實就講明了. 這樣分類是因為汽車在交通事故發生時, 對用路人造成的傷害極大, 行人被汽車一撞, 不是斷腿就是腦震盪; 反之自行車可以造成的傷害, 大部分情況就像跑步撞倒人一樣. 俗話說能力越大, 責任越大, 這也是為何汽車酒駕闖紅燈要嚴加制裁的原因. 反之自行車影響別人路權固然不對, 但是影響層面相對小很多, 當然不能以汽車的標準來看.

總結

這篇屁得落落長, 從都市自行車文化的起源, 到他透過臨界量和野貓賽呈現社會衝突的過程, 以及把單一事件放在這個脈絡下面去討論, 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野貓賽的本質, 以及為何我們該以比汽車更寬容的標準去看待這個都市交通裡的弱勢族群.

參考資料
次文化
衝突理論
自行車文化
無車運動
Bike-friendly (單車友善)
Right of way (路權)
Hash (捷兔跑步)

2013年的新年願望

上禮拜開始放假至今,終於進入放空模式,而且竟然莫名其妙整理起瀏覽器上面的書籤。不整理還好,一整理竟發現取名”Blog”這個資料夾裡的大多書籤,不是連結失效,就是內容停留在2010與2011年。曾幾何時,撰寫網誌這個繁複的動作,已經被矽谷企業家簡化成手機拍照上傳與三兩句帶過的家常便飯。

書籤刪一刪,不小心也心虛了起來。貝哥哥指南其實也是更新頻率大幅降低,一方面是這兩年回台灣之後,工作上需要重新學習,不像以前在美國,上班可以閒到上網上不停,網誌內容可以連發。回想成立這個網站的初衷,從簡單的嘴砲,歷經蘋果電腦相關的軟硬體相關內容,到現在幾乎變成自行車相關的網站。不管內容有無爭議和錯誤,一直以來我是享受這個分享想法和心得的過程的。

身為一個網站的前端軟體人員,實在有點不好意思說這個網站是自己寫出來的,所以明年的新希望,就是好好改善網站的架構。這裡先列出幾項修改計畫:

1. 版面更新
2. 和Facebook做更好的銜接

同時隨著2012年的耕耘,貝哥哥指南的Facebook群組日益壯大,所以貝哥哥指南的 [討論區] 將會在今年功臣身退,暫停一切更新。內容會繼續放著供大家查詢,但新的討論就請移駕Facebook的討論區。

至於網站的更新次數,就看2013年有些什麼收穫嘍!

Beardude 2012 結果出爐

久等了各位~

關門時間為2小時30分,這裡只列出時間內完成的車友。

本次關卡如下,由於各關卡是抽籤決定,所以一共有24種不同的路線。路線的設計如下:

起點西門 -> 台灣博物館 -> ( 軍功路 或 南勢角 ) -> {中國信託 & 建國酒廠 & 東和禪寺鐘樓} -> 終點台灣大學

在沒迷路的情況下,騎乘距離差不多是24.5~26.5公里:

地圖在此

話說這次本站的第一千篇文章阿!賺到!

沒錢也可以唸美國碩士 – 親身經歷分享

* 這篇文章會以本身美國念書與工作的經歷為主,自吹自擂在所難免,這邊先打個預防針。

Blog經營越久,發現越來越不想在文字內容碰觸跟隱私有關的事情。不過想想也許台灣社會給年輕人的挫折感很重,不如分享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給大家參考一下阿財的美國經驗。

偶爾和人聊到自己美國念書的經驗,會得到「喔,真是有錢人」這個註解。會這麼說就真的代表你我真的很不熟。

誰跟你有錢阿!

雖然和大多台灣父母一樣過度保護,但大學期間阿財就經濟獨立,GRE區區萬元補習費還害我卡債揹了一年餘,畢業之後偶爾也要負擔家裡的房租。簡單的說,阿財不是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

為什麼想去美國唸研究所?

阿財本身不是資優生,事實上讀書方面並不特別在行(證據:高中幾近留級),那為什麼大學畢業之後想去美國唸研究所?一方面是嚮往美國,二方面則是把前進美國看做是個機會。

回想2004年,某天下午手上拿著澳洲打工渡假的傳單,幻想著如果花一年時間去澳洲闖蕩一年,回來之後要做什麼?家裡的經濟可能已經開始要算一份在我頭上,一趟玩下來雖然輕鬆,但對經濟現況沒有長遠的幫助。此時想起大學時代曾經抱持著的美國夢。(題外話:這張傳單後來傳到好友阿豬手上,懷疑因此造就了澳洲打工渡假的先鋒,這感覺就像看到畢福撿到自己的運動畫報而發達般玄妙阿!!)

美國夢的種子是大學時期女性友人(簡稱女友)幫忙種下的。當時這位女友帶著家人的期許,大三暑假即籌備著出國唸書所需的GRE與TOEFL考試。這位女友當然也對阿財抱持著相同期許,於是整個夏天幾乎就是在南陽街渡過的。和所有大學生一樣徬徨,社會系的背景更添幾分未知數,當時其實想著是不是畢業後試試看當時還很夯的廣告業,還是要和大家一樣擠破頭考個管理學院的研究所。每次和女友提到這個話題,結果總是換來兩張臭臉。總之即使當時還沒做下決定,GRE和TOEFL倒是都拿到個不差的成績。

隨著畢業後女性友人獨自出國唸書造成關係疏遠,有好一段時間,美國夢變成一個掛在嘴邊的天方夜譚。最後真正臨門一腳,是破斧沉舟的賭注 – 去美國唸研究所畢業之後,在當地當個賺美金的「台勞」,以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解決經濟困境。

唸書的錢哪來?

阿財申請上的研究所 University of Michigan(簡稱UM) 是一間學費比擬私立學校的地方,每學期學費約47萬台幣,四學期下來光學費就要188萬台幣。阿財沒有富爸爸,而且和獎學金無緣,當時的心態其實就像創業一樣,預期畢業之後可以開始獲利,所以先找銀行融資一番。

美國學府大概也見慣了繳不起學費的學生,入學前會要求學生提供財力證明。有勞好友的信任,當時請朋友把大把鈔票轉入我的戶頭,開立存款證明之後再把錢轉回。有了財力證明,UM 相當親切地寄來入學許可,拿到這紙許可之後,阿財就向銀行洽詢利率划算的就學貸款。80萬貸款上限雖然只是學費的二分之一不到,但至少可以順利混進美國,其他的就走一步算一步了。

UM每個學期僅四個月左右,四個月過後就是另一筆學費支出,因此入學的那一天就開始金錢與時間的賽跑了。和成功的創業一樣,要拿到這個學位,除了不被當掉,最要緊的就是開源與節流。回想唸研究所期間,每天猛K數不盡的論文之外,就是課餘時間上網找個網拍代購的產品,同時加緊腳步寫蘋果書,以及找個學校提供的打工機會;至於節流,則是想盡辦法把四學期的課程濃縮到三個學期搞定。

學院課程兩年的設計有它的道理,縮短到一年半勢必要有所取捨。這段期間阿財犧牲了些許成績上的表現,以及許多睡眠時間。回想第二學期拿了18學分的課(一般建議12學分),同時在寫OS X Tiger的書,四個月期間每天都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經歷此般整頓,最後財務短缺還是得出動親友支援,到最後念完書,粗估個人債務大約台幣百萬,沒關係,依照學院職業諮詢的畢業後學生薪資試算,在美國找到工作的話,這筆錢半年就賺回來了。

找工作也需要投資

一年半的研究所課程搞定之後,辦妥畢業手續,接著就要想辦法找個美國工作了!UM 之所以貴為名校,在於他緊鄰美國汽車首都底特律。自從底特律蕭條之後,當地的就業環境就不若以往,對於阿財嚮往的科技業,真正淘金所在是美國西岸的舊金山和西雅圖。至此的挑戰才進行到一半。

目的地鎖定之後,手頭只有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緊接著勢必要四處奔波找工作,此時需要一台跑得動的汽車,以及一筆用來四處投宿的盤纏。算一算買車加盤纏,三個月內找工作大概需要台幣十五至二十萬,看著緊繃的銀行存款,當下決定暫緩領取畢業證書,最後一個學期的學費先欠著,等找到工作需要辦手續的時候再說吧,就當它是二胎轉投資了。2007年的開始,就和處境相似的好友豐豐開著價值台幣六萬多元的大寶前往西岸了。

還好當時留了這一筆找工作預算,幾個月間在西雅圖與舊金山之間來回奔波數回,終究是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關於奔波過程,因為記憶不好,只記得期間13到16小時的車程很累,感興趣就看看當時的隨筆了。

舊金山科技業的工作薪資

行文至此,到底去美國唸書可不可以投資?說實在,我也不敢幫你打包票,除了前面提到的學費障礙,找工作還得面臨簽證障礙(阿財運氣好有拿到),在美國職場勢必考驗最基本的語言能力與專業領域的真本事。如果你和阿財一樣背後沒有金援,唯一可以達成的方式就是拿出創業般的精神了。最後不免一問,這麼做,值得嗎?

以阿財當時身處的舊金山灣區/矽谷科技產業來說,研究所剛畢業的薪資,大約是年薪美金5萬至10萬,端視專業領域以及談判技巧。換算一下,相當於每個月的薪水是台幣13萬至台幣25萬,阿財覺得這個槓桿的效益是蠻高的。

總之我是賭了,而且還算小贏。如果對自己的能力和毅力有信心,成功的機率相信是比中彩卷大很多的,而且套句俗話,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不管怎樣,這經驗是賺到了。

澳洲打工渡假與台勞

最近的新聞再度把澳洲打工渡假拱上檯面,而且體貼的記者順便幫各位下了個負面的註解,讓大家憂心台勞的時代來臨。身為曾經考慮過澳洲打工渡假的阿財,當然要上網嘴砲一下,證明自己還是一個憂國憂民的青年阿!

到底「去澳洲打工渡假當台勞」這則新聞告訴了我們些什麼呢?其實這個新聞事件的核心,不是台勞的辛勞與打工渡假的變質,而是許多人埋藏心底的恐懼 – 台灣喪失競爭力。

職業的貴賤

開始揣摩恐懼之前,先來看看這則新聞的定調,為何要稱之為台勞?為什麼當台勞這麼可怕?

雖然說職業無貴賤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認識,但是從這次新聞事件裡,大家可以看到職業仍然具備了擺脫不掉的種姓制度。媒體提到的屠夫、礦工、與工廠作業人員等,畢竟不是大部分人職業的首選,雖然不願承認,但這類粗活註定成為人人心目中的B咖職業。

島內名校畢業的學生如果決定去高雄縣殺豬,或者去福德坑埋垃圾,天之驕子從事這種不搶手的工作,難免心裡一陣錯愕吧?就算埋垃圾的薪水比坐辦公室的22k高一倍,加諸家長壓力與個人喜惡種種考量,真正會去的畢竟還是少數。其實,澳洲的這些粗活,賺得的錢會比在當地餐廳端盤子和辦公室小秘書多很多。

以前大家也聽說過打工渡假常見葡萄園與牧場的農務,雖同為藍領工作,但這至少還有陶淵明和華盛頓帶頭浪漫化;今天一換到屠夫,大家就受不了了。看過這則新聞而且心生憂慮的朋友們捫心自問,你心目中的職業有沒有貴賤?

「台勞」這名字,簡單的說就是把台灣的勞動人口和這種非首選工作連結。例如桃園縣為數眾多泰國勞工,簡稱”泰勞”,這些勞動朋友們的所得相對較低,做的可能是薪水低於22k的工廠事務,而且物質生活相對較差。回頭看看日前的新聞(例如這篇),舉凡資方剝削,工作風險,以及工作環境等,新聞描述的無一不是台灣所謂泰勞的現況。至此我們可以把這類新聞解讀如下:台灣的菁英學子,為了更高的薪水,寧願去澳洲幹些沒人想做的工作,你看台灣現在有多慘!

工作條件的落差

剛剛提到過,如果名校畢業生決定從事不討喜的工作,就算只有短短幾個月,你一定也會問為什麼吧?擺脫真正少數人想要體驗不同人生的浪漫憧憬,或者內心世界過激想要殺幾隻豬發洩的怪人,真正能說服大多數人的原因仍舊是優渥的薪資。

台灣起薪少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通膨迅速的年代,薪水可以不漲,牽涉到價值觀與產業競爭力等超越嘴砲財可以清楚理解的領域。相較於一畢業就去公司聽四、五年級豬頭老闆指揮,不如跑一趟澳洲做點短期又錢多的工作,就算做不喜歡,大不了個把月後領錢閃人,毫無羈絆。幾個月做累了,那就啟動渡假模式四處走走,爸媽也不會逼自己趕快去找工作。為期一年的打工渡假,確實提供了擺脫直升機家長和保守社會眼光的環境,是個體驗人生的好機會。在這裡就算是抽水肥,都是一段段跳tone的茶餘飯後事蹟。即使是經濟成長亮眼的韓國,或者亞洲超強的日本,年輕人一樣一批一批往澳洲跑,你好意思叫他們韓勞日勞嗎?

因為打工渡假的特色,這個活動同時具備了經濟與情感上的誘因,也難怪大學剛畢業的朋友們趨之若騖。說實在,這很難冠上在台灣打拼的外籍勞工那種無奈感,稱之為台勞實在太沈重。

打擊冒險精神

簡單的說,台灣普遍不鼓勵冒險。舉凡單車通勤,登山,與海上活動等,大部分島民是把它和生命危險做連結的。想想離家一年跑個這麼遠,不只家長反對,網路鄉民也習慣性嘴酸,千千萬萬的理由就是希望你不要去澳洲打工渡假。冒險的障礙之外,現在記者又補上一刀,告訴你出國就是去當台勞,真要把你嚇到躲回台灣安樂窩。

不諱言,隻身遠赴他鄉,而且動不動就到處跑隨便睡,生命安全的確暴露在較高的風險下,但歷經險惡如果還能全身而退,不管智慧還是膽識都會有所增長,這些人才素質,不正是一個急尋產業新藍海的國家所要找的嗎?如果要說台灣的媒體扼殺國家競爭力,這種 Bogeyman 新聞,就是這些庸俗狹隘記者們手上那把染血的刀了。

島民的世界觀

台灣的經濟退步,也許會讓一些人想到許多外籍傭人的故鄉 – 菲律賓。雖說台灣面臨產業困境,但大環境來說,世界上不論窮國富國,同樣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只是和國際社會隔離太久,讓台灣人成天繞著台灣新聞打轉,檢討這種沒什麼大不了的新聞。英文裡的 Insular 這個單字同時具備了兩個意義,一個用來形容生態獨立的孤島,另一個則是形容狹隘的視野,兩者有因果關係。這個字可以貼切地描述台灣的現況 – 一個人民態度如井底蛙般的孤島。

此時的世界發生了哪些事?舉幾個例子:日本仍舊活在核災的陰影,美國的總統大選候選人對健保抱持相左立場,而一些地方為了擺脫政府的高壓控制,逼得人民揭竿起義。擔心變成台勞的同時,台電公司的弊端讓首都附近的危險核電廠繼續運轉;台灣健保因為制度與政治因素面臨考驗;而台灣的集會遊行法與媒體財團化,持續壓制人民發聲的權力。台灣之外發生了這些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事件,但踩到線的卻是唱衰異地打工渡假的規劃。這裡要記者們捫心自問,身為大眾的包打聽,你們拿來交差的消息也太鄉愿了吧!

找個機會離開台灣看看世界吧!

台灣真的太小,家長抓得太緊,社會思潮又整個膽小怕事鼓勵剝削,身為二十好幾的年輕小伙子,與其聽從建議找個低薪工作,接受上一代的荼毒,不如花點時間出去見見世面。不管是打工渡假,出國念念書,還是單車旅行,看看更多可能性,了解世界不是繞著台北旋轉,一趟壯遊下來搞不好開竅,回來之後創業救台灣哪!缺!還不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