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唱片工業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音樂商品化, P2P與Bit Torrent網路下載代表的是反唱片工業霸道制價與流通的結果, 那麼, Radiohead (電台司令) 最新專輯In Rainbow 的銷售方式, 也許就是網路時代音樂商品販售的正確答案 – 要下載數位版本的專輯, 消費者可以自己決定價格, 買免費的也可以!
唱片工業簡史
大約十餘年前, 阿財還是傻呼呼天天逛唱片行的高中生的日子裡, 幾家大公司推廣新一代的音樂儲存媒體, 試著取代CD成為新的霸主. 當一張CD價格不到台幣三百元的當時, 一張價格五百甚至上千的SACD, HDCD, 與DVD-Audio怎麼說都不那麼吸引人. 在那個網際網路還很新奇的時代, MP3音樂壓縮技術悄悄地登場, 也悄悄地為二十世紀唱片工業管理音樂創作的生命週期按下倒數計時. 回想20世紀, 把時間往前推回去, CD之前的主流是錄音帶, 錄音帶之前的主流是黑膠唱片, 那麼,黑膠唱片之前的主流是什麼?
是的, 在二十世紀的上半葉, 這個世界還沒有唱片工業. 在唱片工業出現之前, 音樂的營利模式是以現場演出為主. 音樂工業就如同其他工業革命的產品一樣, 基本的概念是規格化與單一化. 大家開著同樣的福特T型車, 看著相同的SONY電視, 聽著同樣的冠軍單曲…
發現了嗎? 這個對比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工業產品是有形的, 電視和音樂內容其實是無形的, 怎麼可以把它當作工業產品呢? 是阿! 唱片業者就是以這個概念出發, 將音樂和唱片視同一體, 訂下各種規章規定大家要花他們制定的價格去購買音樂, 同時禁止複製與各種格式上的轉換. 如果以第三波這本書用的概念出發, 唱片工業的經營模式, 還是停留在20世紀的第二波社會; 而數位音樂(MP3)所代表的, 則是第三波社會的音樂創作與發佈的核心.
網際網路越是發達, 唱片公司們的獲利也就跟著下降. 介於音樂創作者與聆聽者中間的許多環節似乎開始顯得多餘, 這些亂了陣腳的既得利益者也開始瘋狂地殺雞儆猴, 包括台灣曾經發生的閒閒沒事檢察官入侵校園偷看學生電腦, 單點擊發式地對個別消費者進行制裁. 飽受汙名化的數位音樂技術一直要等到蘋果的iTunes Store成功地建立數位音樂的商業模式, 拿著iPod聽著數位音樂這個迎接新技術的行為才慢慢正當化了起來. 不過媒體製作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的緊張關係似乎一直都沒有消失, 近來NBC公司與Universal公司老是不理性地要求蘋果公司漲價或者提供制價權就是一個例子.
Radiohead獨立發行
在Radiohead之前, 其他音樂人也曾經做過其他嘗試, 而且也似乎獲得不錯的成功. Prince (王子) 今年發行的Planet Earth, 轉型為夾報的方式, 隨著英國的The Mail on Sunday大放送, 免費發了上百萬張專輯, 隨之透過大賣座的英國巡迴演唱會賺到.
2003年和EMI的合約終止之後, 口袋飽飽, 關係雄厚, 同時還有創作能力Radiohead, 決定靠自己發行新專輯, 透過樂團的Blog發佈消息. 10月10日新專輯 In Rainbow 正式登場, 除了傳統的CD唱片讓樂迷可以購買珍藏之外, 另外新的銷售模式就是網路下載, 價格由消費者自己決定.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樂迷, 這張專輯值多少錢全部由你作主; 如果你不是樂迷, 一毛不花先把音樂下載回家聽, 喜歡的話可以回來贊助一下.
第三條路的基礎
和王子的免費大放送類似, 這些新的音樂販售機制的確是創新, 成功也是可以預見的, 不過目前看來這種做法畢竟僅適用於名聲響亮或者實力堅強的音樂家. 如果音樂屬於比較小眾的, 只有少數人下載給錢, 這個音樂家要怎麼混飯吃? 同時缺乏經驗和資金的音樂家, 要靠自己花錢借錄音室請製作人, 風險似乎顯得高了些, 而且還沒把通路這個要項列入.
如果要維持靠作音樂賺錢, 第三波潮流似乎還是有點VIP專屬的味道. 到頭來, 音樂的製作和傳遞, 中間唱片工業這個體系似乎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 這個古老的產業實在也需要進行一些體制上的改造, 一邊降低成本, 令一邊提供更合理的取價模式. 或者, 新的中間人出現, 提供比這些傳統產業更具吸引力的機制簽下音樂創作人. (Apple Store說不定會…) 希望更多大牌的音樂創作人合約到期之後可以大膽跟進這些新的做法, 讓音樂出版業者產生更高的危機意識, 以更具突破性的方式進行產業升級.
我们做翻译我们翻译的最好虽然别人说我们是骗子但我们不是骗子我们做翻译我们翻译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