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Bohème”, 1897年法國的普契尼(Puccini)創作的歌劇, 講的是4個窮翻天無產階級朋友的故事, 這些朋友包括作家, 哲學家與藝術家, 音樂家. 劇中難得的一餐, 黑夜裡的燭光, 友誼與朋友之死. 在大城市裡求生存的勵志故事.
波西米亞這個名字最早是指幾百年前的吉普賽人, 不過後來通常都拿來指那些追求理想, 非傳統人生的生活態度, 當然也同時用來形容伴隨這種追求理想生活必經的貧困流離生活.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本書就是在討論布爾喬亞(bourgeois)和波西米亞兩種生活態度結合的布波族(BOBOS). 不過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波西米亞通常具備相當強的理想性格, 事實上60年代的嬉皮之於搖滾樂和社會主義也常常展現這種迷人的詩意.
在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問世99年之後, 1996年的紐約百老匯區上映一齣名為Rent的音樂劇, 它的故事其實就是從波西米亞人改編而來, 描述8個在紐約同住在舊社區(曼哈頓東邊字母街)的窮年輕人, 包括音樂家, 舞蹈家等藝術工作者, 積極面對辛苦但有趣的人生的漂亮故事. 這個新瓶裝舊酒的故事非常成功地把時代的因素融入故事裡, 包括紐約的跨年, 愛滋病, 字母街與搖滾樂, 非常魅力地讓觀眾瞬間融入這個故事背景. 當時去紐約郊遊的時候對這方面的認識還不是很夠, 所以沒有去看這齣音樂劇.
Rent真是精彩, 更精彩的是這個音樂劇拍成電影啦! 稍微看了一下預告片, 標準百老匯戲碼的唱法與舞蹈, 加上電影可以建構出來的真實場景, 雖然已經一看再看, 光是預告片就讓我內心小鹿亂撞了, 臭小鹿! 總之, 有空的話去電影院勵志一下吧! No day but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