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低風阻的浪漫 – Pursuit Bike

追逐賽車 (Pursuit Bike)泛指車頭較低的自行車設計,通常這種車會以較小的前輪達成低風阻,非對稱的兩輪對我們這種看慣了兩輪對稱自行車設計的視覺衝突,和直線加速賽用的賽車(dragster, 戲稱funny car)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funny bike這個名稱的由來。其他名字還包括 Low-profile bicycle (低風阻設定自行車),大概反映了低風阻以及適用特定賽事的車型設計。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可以說是追逐賽車嶄露頭角的開始,也開啟了各大自行車廠對極致低風阻的追求。十餘年的曇花一現,也為自行車史留下一頁浪漫。


Source Cinelli Laser

1. 耐力賽的濫觴 (Stayer Race)


Source 古早的耐力賽,防具提昇之外,其他競賽道具則是大同小異。

自從馬路上同時出現摩托車與自行車,兩者組合的競速方式就油然而生了。早在19世紀末,這種由摩托車引導擋風、自行車跟車的雙人組合,就以致命的高速吸引人們的目光。這種比賽通常在環形自行車場地裡進行,並且以高達一百公里的時速繞行,耐力賽(Stayer) 這個名詞也是由此而來 – 可以維持高速騎乘最久的就是贏家。


Source Stayer 競賽實況

目前的耐力賽裡,前導車通常是相當老式的摩托車(常見BMW老母雞),改裝成以站立的方式騎乘,藉以創造後方更大的低風阻帶。機車的後方裝了一組滾筒架,當做後方自行車碰撞時的緩衝。


Source 離題一下,看一下耐力賽用的前導車。

自行車的設定就更奇妙了,為了更有效降低風阻,前輪通常採24吋,搭配內彎的前叉(內彎的前叉同時也比較適合碰撞前導車的緩衝滾輪),座管也是反過來裝,藉以讓騎乘者的坐姿往前。其他諸多補強包括龍頭與座墊的支架,以及駭人的巨大齒輪比(66/16),完全讓耐力賽單車夠資格晉升funny bike的行列(不過為了區隔80~90年代間的車,還是稱之Stayer bike)。


Source Stayer bike

耐力賽曾經是 國際自行車聯盟 (UCI) 認可的世界盃競賽項目之一,直到1994年被取消。官方說詞是為了精簡競賽項目,實際的原因之一是前導車通常能左右競賽結果,檯面下的金錢交易通常也影響比賽的品質。目前德國與比利時舉辦的六日賽還可以看到這種奇特的競技模式。


Source DeRosa 的Stayer

耐力賽的兩大特色是速度與噪音:

更多關於耐力賽的內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 1984年洛杉磯奧運

如果說 Stayer Bike 可以透過順風車的方式達成高速行進,同樣的低風阻概念,是否也可以套用在其他競賽類別的自行車上?其實歷史悠久的斜躺式自行車(Recumbent Bike)也具備了低風阻的特性,不過1933年打破傳統自行車的紀錄之後,傳統自行車業者們就遊說UCI,將這種自行車排除在UCI的體制外。UCI的官方說法也是把自行車競速底定為選手之間的實力較勁,而不是器材的優劣,因此一系列更嚴苛的競賽用自行車規範也應運而生。


Source 斜躺車與直立車的場地對決。

當然只要大方向符合規定,認真一點還是可以找出追求低風阻的手段。70年代一位大學教授 Chester Kyle 和朋友打個賭,試圖比較管胎與開放胎哪種比較快,結果開啟了教授對自行車的更多研究,一連開發了許多UCI禁用的設備,包括風罩等諸多降低風阻的設計,並協助創立了世界人力車協會 (International Human Powered Vehicle Association,IHPVA,斜躺車為大宗)。


Source 博士研究的腳踏車,比較偏向這種類型的。

1984年的地主國美利堅,為了顧及主辦國的面子,找上這位自行車設計的先鋒開發國家隊的座騎。考量到UCI的諸多限制,美國隊掛著贊助商 Raleigh (萊禮) 的名號,端出一系列暴龍短手造型的賽車,提供個人追逐賽與團體100公里計時賽的選手使用。當時這樣子的車架設計,也的確為場地賽向來不甚出色的美國隊抱回銀牌(咳咳, 輸血blood doping“, 也幫了一些忙

Source 1984年的美國隊代表與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的追逐賽車。


Source Raleigh 1984 USA Team 設定詳解。


Source 貌似80年代A片男主角的單車測試員,試騎1984年美國隊的戰駒。


Source 1985年Raleigh單車型錄的封面。(翻開才發現封面這台車沒賣…)

當然科技的演進史上,因為環境知識與技術成熟,人們往往會發想出類似的產品概念,或者是互相影響。1980年Colnago也為蘇聯選手打造了一台相似設計的概念車,堪稱時代的傑作:


Source Colnago 概念車

3. 1984 – 1996 百家爭鳴的年代

有了美國隊的示範,一些車廠也競相研發這種大小輪設定的追逐賽車,到了80年代末期,計時賽與場地賽裡面也出現越來越多大小輪賽車。如同前面耐力賽提到的,前輪越小,選手容易進入低風阻的姿勢之外,在追逐賽或團體賽裡面,也可以更靠近前方的選手,獲得更大的低風阻效益。84年美國隊藉由科技單車放的冷槍也只能用一次,88年的首爾奧運裡面,各國也紛紛搬出年餘的尖端科技結晶,


Source 1988年奧運,東德國家隊的碳纖維冠軍車。


Source 1988年奧運,蘇聯隊的亞軍車Takhion。雖然沒用小輪,不過誇張的把手設定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風阻。


Source 1988年奧運,美國隊的戰車。其他國家的單車設計跟上了,所以這一年美國隊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Source 1988年的紐西蘭選手,車架由當地車鋪燒製。

計時賽更是賽車爭奇鬥艷的舞台,同一年的奧運,追逐賽車的設定幾乎是各國計時賽車的主流,同時更多增強流體力學的零件也浮出水面,諸如刀狀車手把,水滴狀安全帽,以及特殊材質的貼身車衣(Skin suit)等太空時代的產物。


Source 1988年法國的100公里計時賽車隊。


Source 隔年1989年,法國的100公里計時賽車隊。

同期的單車廠們幾乎都趕搭這股追求流體力學的風潮(想像一下曾經的登山車,或者時下的fixie),連零件廠Campagnolo都推出一套C-Record (全名Corsa-Record,英文 Race Record),以流線形塑各個零件的外觀。


Source 大名鼎鼎的Campagnolo C-Record 螃蟹夾煞車,也算是同期追求流線造型的製品。


Source 菜刀車手把,與80年代先生。

低風阻的幫助真的這麼大嗎?1989年環法賽的 Greg Lemond 最後計時賽的逆轉勝,給了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追逐賽車搭配全新設計的計時休息手把,更是 Lemond 車壇傳奇的頸上添花。這邊來看看最後一站的計時賽:

賽前Greg Lemond 總時間慢了冠軍 Laurent Fignon 足足有50秒,最終計時賽之前,地主選手Fignon還很搖擺地恭喜Lemond即將獲得環法亞軍。最後這場計時賽讓 Lemond 反贏了8秒,跌破大家的眼鏡(特別是Fignon的那副)。關於 Lemond 這位被低估的偉大運動員,之後會專文歌頌一番。


Source 1994年的FES TT車,700c後輪搭配24吋前輪。

總而言之,80年代真是追逐賽車百花齊放的年代,可以說是一種別具時代性的單車。


Source 消失在時代洪流的手把設計,以及A片男演員的鬍鬚。


Source 仮面超人面罩。


Source Benotto的尖端科技結晶。


Source Pinarello 的 Espada (鬥牛劍)。


Source Bianchi。


Source1994 Bianchi。


Source 美得過火的 Cinelli Laser, 更極端的設計。


Source 超性感的90與91年計時賽冠軍 – Leontien Van Moorsel(左) 與 Petra Rossner。

4. 追逐賽車的熄燈號

追逐賽車這種低風阻的概念,也從場地車與計時車延伸到其他競賽項目,不過排除競賽規定之後,事實證明這樣子的單車設計不太適合其他賽事。首先以公路賽而言,追逐賽車超級不舒服的騎姿,長距離比賽下來反而會造成選手體能上的負擔,而且重心太前傾的設定也不適合全地形的公路賽。三鐵賽雖然曾經出現過這種單車,不過因為競賽過程中選手必須自備維修補給,騎這種車比賽的話,選手必須準備不同尺寸輪胎與內胎,徒增負擔。

80年代間,UCI 一直對小輪徑前輪抱持相當的疑慮,但是又找不到適當的方式規範。84到96這十餘年間,大家對更低風阻設計的追求也已經近乎走火入魔,更慓悍的單車設計越來越不適合量產,諸多原因驅使下,最後是90年代末期,在UCI頒佈”自行車雙輪必須同徑,車架必須以三根支柱為主結構”的規範下告終。

到底UCI是不是阻止單車進步的阻礙?追逐賽車是不是真的比傳統車來得勇猛?回首1984年奧運的100公里團體計時賽,美國隊還不是輸給使用一般車的澳洲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的個人計時賽,大概也可以看出端睨。同樣是地主的美國隊,端出這台更瘋狂的GT短手暴龍 – Superbike 2,最後還是輸給只用了超人手把的法國隊Look戰車:


Source 1996年奧運的美國隊戰駒 GT Superbike II。


Source GT Superbike II 專文介紹。

用追逐賽車達成的世界紀錄,最顯赫的大概就是Francesco Moser 1984年打破 Eddy Merckx 一小時記錄的怪車:

Source Moser 事後承認有透過輸血的方式加持,當時這個作法雖然有爭議,但沒有明文禁止。


Source 42吋的後輪,搭配24吋的前輪。

如果說追逐賽車這個設計概念方向正確的話,照理說 UCI 的兩輪同徑規定頒發之後,Moser 當時的紀錄應該是後無來者才對。事實證明這個記錄隨後被兩輪同徑的單車打破,真正影響成績的不盡然是前輪的尺寸,而是更基本的騎乘姿勢,以及想當然爾的選手實力。

即使追逐賽車的設計已經是過去式,基本的設計精神仍然傳承在今天的計時賽車裡面,而80至90年間的自行車科技,也在追逐賽車這個古典鋼管與太空科技思維的結合,記下一筆速度、浪漫又優雅兼具的工藝史。

參考資料

23 thoughts on “追求低風阻的浪漫 – Pursuit Bike”

  1. 這篇文章光是資料蒐集就花了半年,目前看來是全世界蒐集 Funny Bike 最完整的一篇介紹了!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即可。賺到!

  2. 無名氏,
    賺到!!

    bottle,
    同意!! 當然 Lemond 的帥氣帶動的觀眾緣,心裡面也偷偷贊同…

    柏純, Knox, elsen77,
    賺到!! 感謝!!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